刺殺騎士團長 第一部 意念顯現篇(平裝)

NT $ 387


在現實與非現實間穿梭於意念和隱喻中尋找自我
自1Q84後睽違七年村上本格長篇小說鉅作

從那年五月到第二年年初,我住在那狹小山谷入口附近的山上。
夏天山谷深處一直下著雨,但山谷外側卻大多晴天……那原本是段孤獨且靜謐的日子。
直到騎士團長出現為止。


「人相信他人的力量。這一點以前沒出現在我的結局裡。這也是我第一次讓家庭生活出現在我的小說裡。」村上春樹

36歲前中年男子,在美術大學畢業後便放棄擅長的抽象畫,開始在家中接案以繪製肖像畫營生並負責打理家中所有事務。某日,結髮六年妻子柚子突然坦承外遇並要求離婚,男主角百思不得其解,為了尋找問題的答案,之後便獨自一人開車北上漫遊。歷時九個月,稍稍緩解情緒過後,住進大學同學雨田政彥其父雨田具彥位在小田原深山中的房子。此時男主角在畫作經紀人的牽線下,認識神秘多金的鄰居免色涉並接下代為繪製其肖像的委託。同時無意間發現屋主雨田具彥藏在閣樓裡一幅名為〈刺殺騎士團長〉的畫作,在遇見「騎士團長」之後,男主角的世界開始發生了一連串不可思議的事件…

時隔七年經歷了兩本《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沒有女人的男人》兩本小說後,村上春樹這次以豐沛炫目的色彩與多元樣貌的構圖思維,化身為一位挺身面對生命危機的畫家,再次展現他筆下奇幻世界的獨特魅力。從不具名的畫家著手,對手的是在生命歷程中我們皆有可能面臨到的困境:婚姻愛情的渴求、事業創意的枯竭與再現、道德人性的糾葛抉擇、死亡疾病的恐懼、親人離世的釋懷寬慰,無一不是貼近切身的命題。

這是個迷人且容易閱讀的故事,猶如推理小說一般,令人迫切想得知隱藏在畫作背後的真相、推開畫家與委託人身邊的一團迷團,等到進入迷霧之中,這才驚呼我們進入了另外的一個世界:一個充滿意念與隱喻的世界。在小田原深山的別墅中,進入了神秘未知的山洞,涉過危險隱喻的河流,面對那些困惑與恐懼,最終是否能尋回最真實的自我……。

「對村上而言,寫作小說就是不斷潛入自我內部,潛入意識洞穴的底部中,進而獲得昇華的力量。這樣強大的信念,在他的作品中反覆出現。……村上這次選擇回歸第一人稱的寫作……挖掘自我內在的黑暗,同時描繪外在社會巨大的邪惡。這兩者之間實質上互相關聯……要挑戰社會巨大的邪惡,不深刻了解自我內在是不可能做到的。」
中島京子(直木賞作家)

「能和村上春樹活在同一個時代,閱讀他的最新作品,這樣的喜悅是什麼事也比不上的……作為一個村上迷,隨著閱讀腳步的前進,腦海裡不禁反覆揣想作者想要敘述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小說一邊寫到納粹進攻奧地利、南京大屠殺,甚至是日本東北大地震,眼睛看得到的世界裡,諸如此類的暴力無所不在。而另一方面,主角肖像畫家卻在看不見的世界裡同樣戰鬥著,追尋重生……村上春樹的小說,創造出一種「村上春樹式」的風格發明。就如同音樂世界裡,爵士樂的誕生。閱讀《刺殺騎士團長》如同聆聽優秀的音樂家游刃有餘地演奏自己的拿手曲目。」
窪美澄(作家)

「文體冒險大回歸。村上元素大匯集,村上春樹總決算。
村上這十幾年的作品裡,最有趣的一部。
回歸第一人稱,自我批判與幽默感也重新回歸。
與自我的陰闇與邪惡對峙,尋找抵達惡淵深處的通道,同時也開啟成為人父的新章。概念性的「殺」。戰鬥的不是世界巨惡,而是自我之中的黑暗、邪念、恐懼、嫉妒等等,與之對峙、超越並封印。回歸內省式書寫方式。」
鴻巢友季子(名翻譯家、文評家)

「自《IQ84》以來睽違七年的大長篇,《刺殺騎士團長》可說是一如眾所期待的成功之作。肯定會催化村上迷更期待下一部作品的心理。這次新作,作家明顯開創出了新境地。
循著『喪失──探索──發現──再喪失』這一直以來的手法,但這次村上並未循老規矩收場。
有一件「完全不同的變化」發生在故事結尾處。」
高澤秀次(文藝評論家)

「歡迎來到村上春樹的世界。村上關鍵字一個接一個登場:失去妻子、洞穴、高級車、古典音樂……,根本就是一片《村上春樹最佳專輯》。」
NakamuraKunio(影像導演、村上春樹研究者)

「書中仔細描寫主角開的車子與特徵,我讀本書也覺得好像駕駛著一台『村上春樹最新款車』,駕馭感跟閱讀感受都很棒。」
小野正嗣(小說家、立教大學文學部教授)

「逃離不是最終的目的,逃離只是一種方法,是一種沉澱。逃離是為了看清楚一些更深的事情。故事中的主角從東京出發往北邊走到了北海道,然後再繞回來。村上春樹這次用僕來做為小說主角的自稱,我相信這是尋找自己的隱喻。當然我也覺得這同時也是一個日本(這個國家或民族)自省的小說。主角從那麼邊陲的北海道最後回到日本中心東京,正好也對日本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後,想要找到自己是甚麼的一種象徵。」
王村煌(薰衣草森林執行長)

「《刺殺騎士團長》這個故事其實和舒伯特的蘿莎蒙弦樂四重奏相當呼應。如果你聽到這個作品的四個樂章的鋪陳,和讀這個小說的感想是相像的。另外羅莎蒙弦樂四重奏也有很多舒伯特之前作品的影子,就像我們在看村上春樹的時候,也會有很多他自己之前作品的影子。《刺殺騎士團長》裡面引用了蘿莎蒙弦樂四重奏和村上春樹怎麼用以前的東西再做翻新,創作出新的作品,是很相像的。」
焦元溥(樂評家)

「村上春樹一直努力處理的是日本的問題。他用他的方式去處理做為一個日本人,在幾次的日本的西化運動裏,他(或日本人)面對的困境。村上真正被日本接受其實是他在國外獲得成功以後,日本人才真正對他有印象。這跟莫札特的際遇很像。莫札特真正成為歌劇泰斗的地方並不是他的家鄉。莫札特的歌劇《唐•喬凡尼》首演是在布拉格。這也是村上春樹《刺殺騎士團長》和莫札特《唐•喬凡尼》這個歌劇那麼緊密連結的原因。」
謝佩霓(藝評家)

「村上的主角(通常都是男性)都有一種淡然的與世無爭。他的主角中有一些性格會讓演員想要投射進去的,常常是男性的角色。比如說《刺殺騎士團長》裏面的免色涉會讓我很希望試試看那樣的人生。不需要背負太多的責任,事情就會自然地發生,然後一件一件地解決,最後找到生命中的答案。這是村上春樹描寫的男性角色中,常常都會有的一種性格和性格。」
謝盈萱(劇場女神)


故事 閱讀 尋找 村上春樹 重生 小說 1Q84